<acronym id="yhs4d"></acronym>
  • <acronym id="yhs4d"><li id="yhs4d"></li></acronym>
  •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:2020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將重于2019年

    2020-01-04

    作者:

    瀏覽量:

    35


    近日,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全國植保體系和科研教學單位有關專家,對2020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進行了分析會商。綜合分析病蟲害發生基數、作物布局、種植制度和氣候趨勢等因素,預計2020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總體將重于2019年,累計發生面積約45億畝次。

    其中,草地貪夜蛾北遷時間更早、區域更大、危害更重,重發態勢明顯、形勢更為嚴峻;小麥赤霉病、條銹病等流行性病害重發風險高;稻飛虱、二化螟、小麥蚜蟲、棉鈴蟲等重大病蟲將偏重發生;粘蟲在北方和西南等部分地區會出現高密度集中為害;草地螟種群回升趨勢明顯,局部有重發的可能。

    水稻病蟲害

    稻飛虱偏重發生,發生面積3億畝次。其中,白背飛虱在華南、西南東部稻區偏重發生,西南西部、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中等發生;褐飛虱在華南、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偏重發生,江淮稻區中等發生。稻縱卷葉螟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2.1億畝次。其中,江南、西南東部和長江下游稻區偏重發生,華南、西南西部和江淮稻區中等發生。二化螟偏重發生,發生面積2.1億畝次。其中,江南、西南北部、長江中游沿江稻區偏重發生,湘中南、湘北、贛北、鄂東南局部大發生;華南北部、江淮稻區中等發生。

    稻瘟病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6 500萬畝次。其中,南方丘陵山區、沿江、沿淮和東北的老病區及感病品種種植區偏重發生風險高。

    小麥病蟲害

    赤霉病偏重流行風險高,發生面積9 000萬畝,需預防控制面積在1.5億畝次以上。其中,長江中下游、江淮麥區大流行,黃淮南部麥區偏重流行,其他麥區中等或偏輕流行。條銹病總體偏重發生,發生面積6 000萬畝,重發區域主要在湖北和陜西大部、河南中南部、甘肅南部、四川沿江沿河流域、新疆伊犁河谷和塔城盆地等麥區。

    蚜蟲總體偏重發生,發生面積2.1億畝次,重發區域主要在黃淮海麥區。

    玉米病蟲害

    草地貪夜蛾發生區域涉及西南、華南、江南、長江中下游、江淮、黃淮、華北、西北玉米產區,有遷入東北春玉米區的可能,發生區域占玉米種植面積的80%以上,見蟲區域超過1億畝;各地區均有集中危害的可能,南方省份發生代次多、危害重。玉米螟總體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2.9億畝次。其中,一代發生9 800萬畝,總體偏輕發生,東北局部中等發生;二代發生1.1億畝,東北和西南局部地區偏重發生;三代發生7 700萬畝,黃淮部分地區偏重發生。

    大斑病在東北、華北、西南、西北大部地區中等發生,局部偏重發生,發生面積7 000萬畝。

    馬鈴薯病蟲害

    馬鈴薯晚疫病在西南大部、東北北部、華北北部和西北東部產區偏重流行風險高,發生面積2 800萬畝。

    雜食性害蟲

    草地貪夜蛾除危害玉米外,還將在小麥、甘蔗、高粱等多種作物田發生,冬春季對西南、長江中下游和江淮麥區小麥生長造成較大威脅,局部可重發。二代、三代粘蟲總體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7 000萬畝次,北方和西南部分地區會出現高密度集中為害。棉鈴蟲總體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1億畝次,三代、四代在黃淮海地區偏重發生。草地螟種群回升態勢明顯,發生面積1 000萬畝,內蒙古中東部、黑龍江和吉林西部、河北壩上局部存在偏重發生的可能。

    久久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